首页

高跟踩奴小说

时间:2025-05-24 06:20:25 作者:广西罗城田园如画 浏览量:43018

  中新社呼伦贝尔2月26日电 题:“十四冬”观察:东道主烹大餐,点燃中国冰雪新未来

 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邢翀

  在冰面上每走一步,都需要掌握好重心,跌倒后又爬起,欢笑中继续前行……在呼伦湖这块“中国最大一块冰”上,游客们踏冰嬉戏,成为“十四冬”赛场外一道亮丽风景。

  总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的呼伦湖,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湖,在室外零下30℃左右的低温下,呼伦湖被冻成一块冰,若巨型蓝宝石镶嵌在呼伦贝尔大雪原中。

位于呼伦贝尔市境内的“中国最大一块冰”。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摄

  激战正酣的赛事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。“十四冬”自2月17日在呼伦贝尔开幕以来,来自蒙古国、俄罗斯以及中国福建、海南、江苏等地的部分游客在“打卡”海拉尔赛区之外,会选择来到呼伦湖,亲身体验冰上运动。

  “一些游客是从哈尔滨转道呼伦湖的。”在呼伦湖上见证上述游客玩乐的姜鑫,是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文旅广电局局长。他说,游客们在这里进一步体验着冰雪运动的乐趣,借助“十四冬”举办契机,东道主内蒙古烹出的冰雪大餐,正在点燃中国冰雪新未来。

 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透露,春节期间,“十四冬”四个赛区呼伦贝尔、呼和浩特、乌兰察布和赤峰共接待游客1314.97万人次,实现文体旅收入101.17亿元人民币,“在呼伦贝尔赛区,从2月17日开幕式到2月21日,共接待游客81.1万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长24%。”

  乌兰察布凉城赛区是“十四冬”越野滑雪等赛事举办地,在这里,因为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,让这座名为凉城的小城很热。“十四冬”单板自由式滑雪和障碍追逐比赛裁判马海军告诉记者,从大年初一开始,凉城县大街小巷营造出的冰雪嘉年华气氛,让这座中国北方小城因冰雪而“热辣滚烫”。

  “重庆队选手王强作为中国越野滑雪的领军人物,他屡屡夺金的消息,更是让这里的老百姓与有荣焉,更盼望他能在米兰冬奥会上为国争光。”马海军说,“十四冬”来到凉城,让这里的人们对于中国冰雪未来有了新期待。

  在呼伦贝尔扎兰屯赛区,“十四冬”赛事也让6岁的张茗喆与20岁的苏翊鸣产生了联系。张茗喆居住地离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约10公里,“十四冬”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时,这位身着绿色恐龙服的小萌娃早早和家人来到了赛场,“我要为小鸣哥哥加油!”

  “当苏翊鸣跳起空翻时,他屏住呼吸瞪大双眼。”张茗喆的妈妈刘美萱说,苏翊鸣稳稳落地后,张茗喆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,“他就像只小鸟一样,跳起来雀跃欢呼!”

  回到家,夜深人静时,张茗喆认真地告诉妈妈:“我现在6岁,会滑单板了,长大一定能像小鸣哥哥一样在空中转圈!”

  扎兰屯市年平均气温3.9℃,冬季有效滑雪期平均可达130天,得天独厚的“冷资源”,让滑雪、速滑、冰球、冬泳广受民众喜爱。“十四冬”进一步点燃了人们对于冰雪运动的激情,更在人们心中种下了冰雪种子。

  “因为‘十四冬’,咱们作为东道主,更自信了!”呼伦贝尔市民董晓波说,在“十四冬”赛期,她最直观的感受是,谈论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。“‘十四冬’让冰雪运动印刻在大家生活里,虽然即将闭幕,但留给内蒙古丰厚的冰雪遗产,让我们发展冰雪运动更有底气,承办大型赛事更具信心!”

  “十四冬”香港代表团花样滑冰领队叶丹丹受访时表示,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、尖叫声、呐喊声让人激动,她期望未来还能有机会来内蒙古参加比赛。“这里,一切都美。”(完)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台风“小犬”影响中国东南沿海 风暴潮预警级别升级

弗拉基米尔·彼得罗夫斯基(Vladimir Petrovskiy),政治学博士,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当代亚洲研究所首席学术研究员、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。著有8本书和150多篇文章,涉及俄中关系、国际制度理论、亚太和欧洲-大西洋地区的多边安全安排、军民关系和安全部门改革、国际维和与冲突解决、人类安全与人类发展等问题。著作以俄语、英语、中文、韩语、越南语和德语出版。

中国外交部副部长:中国将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

林剑说,多家国际主流媒体评论认为,2024年中国经济实现平稳开局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测中国将是今年全球增长的主要贡献者。汇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高管分析认为,尽管面临挑战,中国经济从长远看,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,中国仍然是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。今年1月中国新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4588家,同比增长了74.4%。西方发达国家对华的投资大幅增加。

中新教育丨教育部:“慕课西部行计划”受益学生达5.9亿人次

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马晓辉说,这是汉服巡游连续第二年进入威尼斯狂欢节日程,吸引了不少当地青年报名参加。活动中所展示的汉服既有融合苏州丝绸元素、清丽典雅的传统服饰,也有端庄大气的宋锦“新中装”。“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传统服饰,进而增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。”

超5000列!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(中亚)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

通过举办“双奥”,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扬。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筹办期间,中国教育部、北京市政府、北京奥组委联合出台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,在4亿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,普及奥林匹克知识,弘扬奥林匹克精神,有力推动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的传播。而通过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,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进一步深入人心。“胸怀大局、自信开放、迎难而上、追求卓越、共创未来”的北京冬奥精神,与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统一性,是对中华体育精神内核的承继。北京冬季奥运会“一起向未来”的主题口号与奥林匹克格言“更团结”相互呼应。

外媒:瑞士银行巨头计划大规模裁员

70岁的扎龙老匠人邹玉特“与龙共舞”55年,是远近闻名制作炮龙的高手。数十年来,邹玉特不断钻研扎龙技艺,积极促进炮龙文化在海内外传播。“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扎龙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,希望越来越多的炮龙少年勇敢追梦,让宾阳炮龙生生不息。”他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